為積極貫徹勞動育人理念,提升廣大學生的生活技能,體會勞動帶來的愉悅感、獲得感,浙江海洋大學后勤服務中心立足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以針線為載體,通過開設縫補、編織基礎課,舉辦服裝改造、創(chuàng)意大賽,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知識,將實踐中獲得的技能轉化成實際產(chǎn)品,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。5月8日下午,后勤服務中心在定海校區(qū)活動中心一號會議室開設勞動教育課程之基礎縫補課,共20余名學生參加。“珊海縫緣”縫補驛站的三位阿姨授課。

活動伊始,工作人員準備了五彩紐扣、帆布包、針線盒、各式花邊圖案等基礎材料。“珊海縫緣”縫補驛站的顧珊君阿姨展示了自己設計的各式紐扣帆布包,從穿針、打結、封扣等基礎技巧逐步講解,并鼓勵學生發(fā)揮想象力設計圖案。許多初次拿針線的同學在阿姨們的指導下,成功將紐扣縫制成花朵、星星等造型,還縫上花邊使帆布包更加美觀。后勤宿舍服務部副主任沈軍也親自上手幫學生固定紐扣,并笑著說,“后勤不僅是服務,更是育人。縫補可是我們70后從小就學會的技能。”他嫻熟的動作引來學生連連稱贊,有同學笑稱:“原來老師的針線活比我們厲害多了!”在阿姨們的教授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,一件件滿載細心、耐心、愛心的帆布包紛紛呈現(xiàn)。
此次活動的舉辦圓滿成功,在場的同學們皆獲益良多。后勤服務中心將繼續(xù)秉承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”的勞動育人理念,開展相關系列勞動課程,助力海大學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,拉近師生間的距離,做深做實勞動教育。
浙江海洋大學 撰稿:何奕璇 審核:方蘇毅